![雙進口多級泵 雙進口多級泵]()
產品價值? ——? 流量擴充、一級排水
?效果對比(以中開泵房三級排水為例)
用泵方案 | 中開泵 | 并聯泵 |
排水類型 | 三級排水 | 一級排水 |
泵房數量(個) | 3(每個泵房8臺水泵) | 1(每個泵房2臺水泵) |
設備投入 | 水泵(臺) | 24 | 2 |
變頻電機(組) | 3 | 1 |
變頻器柜(組) | 3 | 1 |
配電柜(組) | 3 | 1 |
進線柜(個) | 1 | 1 |
設備總量 | 多 | 少 |
維護成本 | 備品備件 | 高轉速泵,零部件磨損快,檢修周期短,需3套備品備件維護量 | 轉速泵,磨損較小,檢修周期長,僅需1套備品備件進行維護 |
水倉清淤 | 清淤設備、壓濾裝置、輸送系統需3套 | 清淤設備、壓濾裝置、輸送系統僅需1套 |
運行人員人力投入 | 3個泵站值班人員投入 | 1個泵站值班人員投入 |
從以上效果對比可看出,在大流量、中高揚程及遠距離輸水工程中使用并聯泵進行一級排水具有絕對優勢。
應用特色
大流量
雙進口多級泵將自平衡結構與雙進口設計相結合,與其他泵產品相比,在同揚程條件下將流量擴充一倍,在水利工程、自來水取水等大流量輸水工程中可使用少量臺數滿足使用要求,減少排水設備及管路附件需求。
高揚程
流量加倍的同時具有較高的單級揚程,在遠距離輸水及礦山應急排水等方面具有用一級排水代替多級排水優勢,減少泵房數量級運行維護成本。
產品特色
1.新結構
采用雙進口,兩個進口位于泵的兩端,出口位于泵中間,轉子部件上葉輪完全對稱布置,實現了自動平衡功能;
與傳統多級泵相比,整體零部件減少,實現結構上的全新突破。
2.先進的設計技術
采用有限元法進行強度計算,保證產品結構強度可靠,泵運行耐用,延長使用壽命;
采用先進的CFD技術,根據三元流動理論及網格劃分技術進行流動分析,產品效率較傳統設計方法高5%~8%。
3.高效節能
1)選用高效水力模型,經優化后設計模型效率高于同比轉速水泵效率5%以上;
2)泵兩端的雙進口結構,無需設置平衡水管,沒有平衡水外泄引起的容積損失;
3)泵體和轉子部件為對稱結構,無高低壓區的密封裝置,避免了密封泄漏引起的容積損失;
4)由于泵轉子沒有了平衡盤的磨損及軸向脈動,降低了軸功率,在整體上提高了泵的運行效率。
4.高抗汽蝕性能
必需汽蝕余量較水平中開多級泵低3-5m,便于設計施工及管路安裝。
5.高可靠性
體結構兩端完全對稱,軸向力高度平衡,泵運行長期平穩。無平衡盤等易損件,避免了普通泵需頻繁更換平衡盤引起的運行故障,具有長期高效運行的特性。
6.免維護周期長
模塊化及快速的裝配和拆卸設計,允許水泵在不拆卸泵體和進、出口管路的情況下更換密封、軸承,泵內取消了平衡盤等易損部件,節省了大修和檢查時間,降低維修成本。
采用精密鑄造,與普通泵具有高度互換性,減少了維修拆裝次數,延長了產品壽命,免維護周期長,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由于拆裝過多引起的一系列問題,降低了維護成本。
7.適用范圍廣
取消了小間隙平衡盤,流道通過能力大大提高,普通泵容許通過的固體顆粒粒徑≦0.5mm,而雙進口多級泵容許可通過最大固體顆粒粒徑可達1.5mm,更適應于含有較大顆粒介質的礦山排水。
2.優勢
1)配置多樣化:針對不同應用場合各種復雜的介質和應用工況,提供相對應的材質標準配置方案,保證產品維持高效運行;
2)縮短供貨周期:選用非標產品組織排產生產周期長達2~5個月,根據使用條件選用標準配置方案進行成套生產,供貨周期較選用非標產品可縮短一半或更短。
3)成本降低:選用標準配置產品組織生產成本較非標產品成本降低5~10%。
雙進口多級泵采用雙進口設計,兩個進水段水平對稱布置在泵兩端。轉子部件上葉輪通過背靠背對稱布置,兩邊流道在位于中間的出水段內匯集。兩邊泵部件通過拉緊螺栓聯成一體。進出水方式可按客戶需求選擇側進頂出或側進側出。
結構特點:
1.??雙進口多級泵的主要部件:泵體、葉輪、導葉、泵軸、軸承體等;
2.??泵軸上葉輪、導葉及套類零件等轉子部件對稱分布;
3.??泵的各密封面均采用密封膠或“O”型圈密封,轉子部分與固定部分之間通過密封環、導葉套等進行密封;
4.??軸的密封形式有機械密封和填料密封兩種。在軸封處裝有可更換的軸套,以保護泵軸。
5.??該系列泵通過彈性聯軸器由原動機直接驅動。